一名意大利人,在紫禁城一呆就是51年,先后侍奉了康熙、雍正和乾隆三朝皇帝,一路升官至三品,他就是清廷最受宠的宫廷画师——郎世宁。
郎世宁原本以传教士的身份进入中国,康熙把他当做一位艺术家看待,指派他为宫廷画师。雍正二年扩建圆明园时,郎世宁画了许多装饰殿堂的绘画作品,既有欧洲风格的油画,也有在平面上表现纵深立体效果的焦点透视画,受到雍正皇帝的大加赞赏。据说乾隆继位后,更是几乎每日都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。
他去世后,不仅葬于御赐的墓地 ,还得到了皇帝亲撰的墓志铭,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。不仅如此,他还开了中西绘画技法结合之先河,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贡献,名留青史。他的画作也一直深受收藏家们的喜爱,所绘的《纯惠贵妃半身像》在2012年拍出了3240万元的高价,《花卉册页》则以770万元的高价成交。
他培养的徒弟艾启蒙,与他并列为四洋画家之一。艾启蒙所绘的《西洋贡犬图》在中贸圣佳国际200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,以91.8万人民币成交。
《十美图》是郎世宁的写生之作,很好地彰显了“中西合璧”的特色,分别描绘了牡丹、兰花、萱草、荷花、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、鸟。艾启蒙绘制的《十犬图》,体态优美,形态各异。中国细犬这一独有的物种形象,得以流传下来,史料研究价值很高。
我们中国人,早就赋予了“十”字“圆满、完整”的深刻含义。这样一套《十全十美图》,不仅观赏价值高,寓意也很好,就连收藏界讲究的“藏头、藏尾、藏第一、藏全”,都占上了。
贺朋友乔迁新居、新婚快乐,送领导、送长辈都能彰显品味,大气上档次。
作为意大利人,郎世宁一生都在大胆探索西画中用的新路,熔中西画法为一炉,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法、新格体,堪称郎世宁新体画。他的画既有中国画的风韵,墨线流畅,晕染得当,又有西画的透视法,中西合璧,焕然一新,独具一格他擅绘骏马、人物肖像、花卉走兽,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,受到皇帝的喜爱,也很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。
“凡名马,珍禽,异草。辄命图之,无不栩栩如生。设色奇丽,非秉贞等所及。”
《十美图》是郎世宁的写生之作,将“中西合璧”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分别描绘了牡丹、兰花、萱草、荷花、梅花等艳丽多姿的花卉和体态生动的蝶、鸟。郎世宁采用了欧洲油画的技巧,以工致细腻的笔触,刻画出花瓣、叶片以及鸟雀的羽毛质感和体积感。
牡丹向来是花中魁首,国色天香、倾国倾城,郎世宁笔下的牡丹花朵硕大,迎风盛开,在传统工笔的基础上,又融入了西洋画法,明暗对比明显,颇具立体感。
嶙峋的山石旁边,一丛芍药静静绽放,白、红、黄、紫各色花朵,在郎世宁的精心描摹之下,各自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情,果真是“芍药承春宠,何曾羡牡丹”。
郎世宁笔下的鸢尾,着色浅淡,描绘细腻,颇有写实神韵,表现出画家深厚的功力和过人的观察力。整幅画作构图和谐,画风自然,颜色搭配适宜。
康乃馨代表爱、关怀和尊敬,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。此作中,在各种草叶的簇拥下,一丛康乃馨俏然挺立,其绽放的花蕊和芳香,吸引着蝴蝶翩翩而来,立意高远,画面美妙。
夏天的荷花、冬天的梅花等,也在郎世宁的笔下,摇曳生姿。
很多人不知乾隆酷爱养狗,而且他的十条爱犬,多数为中华细犬。中国细犬,体态优美,其奔跑速度与猎豹差不多,对主人绝对忠诚,从汉代起,它就是打猎的好手。
艾启蒙生于波西米亚,乾隆十年(1745)来中国,师从郎世宁,得其指授,使西法中用。
他绘制的《十犬图》,让中国细犬这一物种形象,得以流传下来。
艾启蒙所画《十犬图》,和传统中国绘画手法有很大的差别。他以西方的素描技法,运用解剖学,以短细的笔触一丝不苟地刻画出猎犬健美的体态和皮毛的质感,具有极强的写实性。画中的衬景山水是中国画家创作的,中西画家携手创作,可谓乾隆朝宫廷绘画的一大特色。
每幅画的对开上均标明犬名,对宫廷御用犬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。艾启蒙根据每一名犬的不同特性,将十条名犬分别安排于不同季节的自然环境中,十名犬的神情不一,曲尽其态、有正面、有侧面、有站立的、有卧伏的、有散步的、有蹲着的、有抬脚搔首的,也有跃跃欲扑的。
在毛皮色彩和斑纹上也各不相同,有红、白、黑、黄、棕,还有杂色,可谓是清廷猎犬百科全书。姿态迥异颜色不同的猎犬,在中式的山水中活灵活现,引人注目。
所有的猎犬其共同之处,都是腿长身细,腹部收缩,劲瘦有力,劲健灵动,擅长奔跑,肌肉肋骨,描绘的相当逼真!
《十全十美图》由两位西洋画家主创,选取的对象和视角都与传统中国画有着较大的不同,中西绘画技法与形式完美结合,是600年紫禁城文化中的国际化文物。
《十全十美图》以活泼健壮的中华猎犬表达强壮、健康,以摇曳多姿的十种名花来表达福寿、生机,寓意深远且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