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桥下春草生,韩江水暖育仙人。一道佛光照前路,君向意溪我向城。

创新笔记-记录潮汕传统文化

月牙泉
网站首页 > 潮汕景点

潮州牌坊-三世尚书坊

2022-07-20 10:18:48 创新笔记-记录潮汕传统文化 阅读

乾隆《潮州府志•坊表》云:“三世尚书坊,在大街。为赠太常卿林瓒、子林乔樌及孙户部侍郎赠尚书林熙春建。”
林熙春(1552-1631),字志和,号仰晋,海阳龙溪(今潮安庵埠)宝陇村人。他于明万历十一年(1583)中进士后,授四川巴陵、福建将乐县令,后升任户科给事中,礼科、兵科、工科都给事中。

言官缄默,就是失职。万历二十三年,因诸言官对军政大事不敢加以评议,激怒了明神宗,一下子贬斥了34人。御史马经纶为救言官,慷慨陈词,又遭“降调”。其时,阁臣上疏解救不了。对此,林熙春毅然于第二年正月偕率同僚,带头抗疏,伸救言官。这一来,神宗更加恼羞成怒,将林熙春贬为湖南茶陵州判官。他称病回乡24年。泰昌元年(1620),他重被起用,以南京仪制郎中升任至大理寺卿。这期间,他虽已年届古稀,但直言不讳之胆识不减当年。天启四年(1624),魏忠贤阉党之祸日见暴露。他自知回天无力,加上年事已高,故连上六疏乞休,最终获得批准,获晋户部左侍郎。回乡一月,阉党之乱暴发,朝中知交来信对其远见卓识而额手称庆,但他反而蒿目时艰,忧心忡忡。回乡虽已年逾72岁,仍然关切地方民生,致力于一地公益事业。正如清潮州知府吴颖《序林忠宣公全集》所云:“其归老于乡也,简朴醇挚,为乡人坊表,乡人至今称之不能忘。”崇祯四年(1631)卒,年八十。赠三代尚书,谥“忠宣”。康熙《潮州府志》言其“卒之日,里巷罢春,争设祭所。”家富藏书,其“城南书庄”为当时著名的藏书楼。勤于著述,后人编有《林忠宣公全集》二十一卷。

“三世尚书”坊在今市区太平路分司巷口,坊南镌“四朝大老”。

“三世尚书”下镌“赐祭葬特祠,加赠资政大夫、户部尚书,谥忠宣,祀乡贤,楚闽名宦。以子益封太常寺典簿,晋正议大夫;又子佳户部贵州司事,进荣禄大夫 ”;“四朝大老”下镌“万历癸未进士、户部左侍郎,予告,钦赐驰驿;前工部都给事中,诏起光禄、太仆寺少卿,通政司通政,太仆寺少卿,敕理京边马,太常、大理寺卿,侍经筵。”林益封、林佳,系熙春的儿子。

因林熙春,使其祖林瓒、父林乔樌得赠户部尚书。

“四朝”,指林熙春历官于明万历、泰昌、天启、崇祯四个皇帝。“大老”,对资深望重的大官之称呼;亦指德高望重的老人。明姜逢元《林忠宣公全集序》有几句话,可作此四字之阐释:“先生立朝正直,不屈不阿,士绅宗为坊表。孝友敦睦,树德于乡,乡人仪之为凤麟再出,欲尸而祝之。”

清著名书法家翁方纲《粤东金石录》对此数字字体推崇备至,谓:“诸郡邑《志》所载石坊极多,无足录者。潮城石坊字尤多佳,独三世尚书坊”“字皆迳尺,遒逸绝伦,合苏黄米之能,不著书人姓名。”且叫人拓下来,装裱成“世尚四书;朝大三老”,悬于广东学政任所,一时传为佳话。光绪《海阳县志》言出自明尚宝卿、潮人吴殿邦之手笔。

坊为明崇祯元年(1628)潮州知府马鸣霆等地方官吏所建。四柱三间五楼石坊。明间雀替为石雕龙,其上承托下枋;下枋之上为双面镂空的人物故事之中枋,人物造型逼真;上花枋之上正中央系一双面镌刻行楷“恩荣”二字竖额的花肚,其上承托石屋面;次间下枋之上各为双面镂空石麒麟一对,整座牌坊规模宏大,结构谨严,人物、动物雕刻技术玲珑剔透,令人叹为观止。

创新笔记

©2008-2024 Powered By ChuXiang Note. 粤ICP备15015624号